致敬劳模 礼赞劳动【第一期】

2022-04-08 来源:本网
分享:

  劳动创造历史,劳模谱写辉煌。在第132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将在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网站、“广东教工”微信公众号“楷模风采”栏目,陆续推送本系统部分劳模的先进事迹,致敬劳模,礼赞劳动,激发教科文卫系统职工以奋斗成就梦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计亮年

200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计亮年,生物无机化学家,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首任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四十多年来始终不懈探索金属酶的化学模拟及其构效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用交叉学科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钌多吡啶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其与DNA的作用机理,与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模拟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对碳氢化合物的催化氧化活性研究,以及修饰天然过氧化物酶等进行分子改造等。在重要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邀请报告等约60次;在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学术机构中担任国际组委、国际顾委等职务10多次。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0多篇。已授权和公开国家发明专利39件,其中3件已实现产业化,并为我国绿色石油产品工业化提供理论先导作用。

  先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11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使中山大学《生物无机化学》新兴学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国内外占有一席之地。培养生物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交叉学科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等100多名。他们大部分都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教授,研究单位和产业部门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1项,因其杰出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个人荣誉奖12项。

方驰华

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方驰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智能化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好医生”、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先后获中国医师奖、“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高教委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广东好医生(提名奖)、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优秀临床科主任等荣誉;4次荣立三等功,2次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8年军龄、42年党龄、45年工龄……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几十年来,方驰华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患者服务孺子牛、医学创新拓荒牛、拼搏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书写着精医为民、悬壶济世的大医情怀。同时带领团队获广东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学科多次获大学模范基层党组织和先进单位。

  方驰华医术精湛,锐意创新,是我国数字医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应用研究的先驱者,研发了三维可视化系统、导航肝切除系统、数字智能化诊疗系统,大胆应用于复杂性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成功地纠正了无数被判为“晚期癌症”的患者的诊断,成功救治了无数被判为“不可手术”的病人。

  方驰华相关科研成果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主持研究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等15项,资助金额3200万元;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主编出版了数字化肝脏、胆道、胰腺外科学、Biliary Tract Surgery: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四部专著;发表了国际专家共识1部,中国专家共识、诊治指南、诊疗规范12部,为我国数字医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方驰华执教严谨、甘当垫石,培养和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264人,创新性地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和成果应用于教学,使之进入全新的3D教学时代。

许能贵

2020年广东省劳动模范

  许能贵,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副校长、现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华南针灸研究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领军人物首届岐黄学者获得者、广东省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对象、广东省南粤创新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针灸学医教研工作近30年,桃李遍天下。他带病坚持工作,在自己身体上针刺上万针进行科学研究。深入阐释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等重大疾病的作用机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建立国际上首个灵长类动物针灸电生理实验室并率先开展急性麻醉及慢性清醒状态下的针灸电生理学研究,率先在针灸研究中引入激光共聚焦活体脑片、在体LTP等技术,首次创建以“通督调神针刺法”为主体的缺血性中风偏瘫的分期治疗方案,首次从神经元保护、脑可塑性等方面系统深入揭示了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实现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残障率从国际通行的40%下降到17.9%的巨大进步,并在全国4个中心、11个分中心得到广泛应用,造福广大患者,共获直接、间接效益14.68亿元人民币。

  系统开展中医经络学说的功能及机制研究,通过发现空间距离相距遥远的体表两部位间(手部合谷穴区和面口部)存在特异性的联系,证实了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率先牵头开展针灸学与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与美国、加拿大、法国等12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针灸名家共同研究制定WHO“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及核心论文200余篇,日前,世界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英国医学杂志》刊发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新闻经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南方日报、中国中医药报等权威媒体发表后迅速登上热搜,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桂元龙

2020年广东省劳动模范

  桂元龙,教授,高级工业设计师,九三学社广轻支社主委,现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桂元龙教授兼任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指委副秘书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科技设计分会理事长和广东省高职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为推动职业设计教育与科技融合发展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他提出“精设计、懂科技、通商道、厚人文”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主导“艺术设计类专业‘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和“服务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高职‘三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两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畅通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最后一公里”;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职业人才知识更新和能力迭代的新要求,他依据数字创意产业链闭环,主导跨专业组建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群,开展“创意设计+数字技术”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获得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立项建设,成为国内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协同腾讯、阿里、科大讯飞、树根互联、东方麦田等行业头部企业,联合打造“国际数字创意谷”技术技能平台,被认定为“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轻工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和“广东省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主持职教专科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和职教本科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标准制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和“十三五”规划教材等国家级项目,负责全国机械行指委“桂元龙工业设计名师工作室”、广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和 “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建设。他先后获“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广东省教学名师”;带领师生获得国际奖3项,国家奖51项,省级奖800多项。学院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编辑:邓佩莹)